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最开始做茶知识科普的时候,一些冷知识总有许多茶友捧场。
比如,安吉白茶不是白茶,大红袍也不是红茶。
这些老茶客们不以为然的小知识点,在新茶友眼中却十分新鲜。
两种茶叶,只要放在一起,就会有对比。
随着茶友们对茶叶了解的不断深入,茶与茶之间的比较,也渐渐从不同类,转换到同一类。
例如,白茶中,白毫银针和寿眉有什么区别;绿茶中,明前茶和雨前茶有什么区别......
展开剩余87%由于原料、工艺等各方面的差异,即便是最相似的两款茶,也不会完全相同。
但昨晚有一位茶友,提出了有趣的困惑。
他说,自己分别喝了金骏眉和正山小种,却压根喝不出区别。
按理来说,不该如此。
从发源、工艺到风味,金骏眉与正山小种之间,本应存在明显的差异。
《2》
首先,二者的“辈分”不同。
金骏眉诞生于2005年,属于红茶中的后起之秀,采用纯芽头制作。
“金骏眉”一名中的“金”,既代表了它的金贵,又描述了部分茶叶和茶汤的颜色。
“骏”字,则是在向制茶师傅们致敬,同时希望这款茶叶的发展能像骏马一样飞奔。
最后的“眉”字,指的便是茶叶的外形。
金骏眉的问世,填补了高端红茶的空白。
而正山小种是公认的红茶鼻祖,是最早诞生的红茶,真正的“老祖宗”。
正山小种的诞生时间,算起来,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。
明末清初时,茶农们误打误撞,将过度发酵的茶青再次烘干,意外制出了正山小种的雏形。
后来,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整合,才将正山小种的工艺真正创造出来。
至此,红茶的历史图卷正式展开。
金骏眉与正山小种,是红茶新与老的代表。
《3》
其次,在采摘标准上和制作工艺上,二者也有各自的特色。
金骏眉开创了用茶芽制红茶先河,茶青均为单芽。
若是一芽一叶,只能唤作银骏眉。
一斤成品金骏眉,需要7-8万颗芽头,才能制成。
也正因如此,金骏眉价格昂贵,斤价上万。
金骏眉的工艺,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良,降低了发酵度,花香更明显。
再看正山小种,它的原料标准与白茶类似,有一芽二叶、一芽三叶等划分。
制作正山小种,用的是传统小种红茶的工艺。
在制茶时,不断穿插熏制工艺,点燃本地产的马尾松,让松烟为正山小种赋予独一无二的松烟香。
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喝得惯松烟香,因此,市面上也有不少改良后的花果香小种。
虽然原料标准和工艺不同,但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产地范围一致,都以桐木高山为核心产区。
《4》
最后,在前文的各种区别下,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香气和滋味必然有别。
虽然在整个红茶大类中,蜜薯香较为常见,但它并不会出现在金骏眉和正山小种身上。
金骏眉的香气以花香、果香、蜜香为主,香气清雅。
以单芽为原料,成就了他鲜爽的风味。
汤水鲜活清香,柔润淳爽,有独特的桐木高山韵。
传统的正山烟小种,以“松烟香、桂圆汤”为标准。
清冽悠扬的松烟香辨识度极高,是茶圈中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茶汤甜中带鲜,滋味饱满,回甘生津的感觉明显。
改良后的无烟正山小种,则以“花果香、桂圆汤”为特点。
花香馥郁甜美,香型丰富,落入汤水中,清甜柔润。
如果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品质都正常,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喝不出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区别,或许是茶友买到了品质不佳的茶。
粗制滥造的茶叶,原料、工艺,区别都不大,如出一辙的劣质,便有可能喝不出差别。
《5》
金骏眉与正山小种还有许多不同之处。
例如,产量不同。
采摘标准高,采摘时间短的金骏眉,年年供不应求。
正山小种产量更高些,也更稳定。
又例如,汤色不同。
金骏眉的汤色,以金黄透亮为标准,汤面能看到金圈。
而正山小种的茶汤颜色略深,偏向橙黄、橙红色系。
但它们都是桐木高山产出来的红茶,只要工艺达标,品质都不会差到哪去。
市面上那些价格低廉,香气、滋味都不分明的红茶,只能借着它们的名号欺骗消费者,算不上真正的金骏眉和正山小种。
茶友喝的如果是这类茶,就没必要以此为标准,来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了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