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网记者 丁尊宝 青岛报道配资排排论坛
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,有一处镇党委政府指导新联会打造的“场享益站”,正悄然成为小镇居民心中温暖的“打卡点”。这里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,只有实打实的贴心服务……近年来,大场镇探索出一条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“建设力”、深度参与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特色路径,将基层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的“必经地”。
“新”动能:赋能兴乡村,“新农”挑大梁
“家人们看过来,这是我们大场石磨面粉,传统工艺,麦香浓郁!”“数字乡链”直播间里,“新农人”主播王晖热情洋溢地推介着本地“场好品”,这是“场苗”网红孵化的延展实践。镜头外,“爱益通”公益志愿服务队成员正撸起袖子,在田间帮困难农户采摘、分装新鲜的果蔬,并积极对接本地超市、餐饮企业,架起产销“快车道”。
益站内设立的“益农超市”志愿积分兑换区,更是创新之举。参与志愿活动积累的积分,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。这套“奉献有回报”的暖心机制,尤其吸引了追求社会价值认同的新阶层人士踊跃加入,“人人志愿、处处可为”的清风在大场徐徐吹拂。
“新”力量:银发亦青春,乡贤展新为
“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岁月……”“老兵”曾令国的声音带着特有的铿锵,他正在给围坐的乡亲们讲述亲历的烽火岁月。这位既是光荣退役军人,也是热心乡贤代表,他用“拉家常”般的亲切,让红色精神悄然浸润人心,至今已吸引了200多名乡亲聆听。而在隔壁的书法室,墨香氤氲,一位返乡的退休文艺工作者正带着几位老人泼墨挥毫,笔尖流淌着对乡土的热爱。
益站的功能型党支部就像无形的纽带,将“新阶层·党旗红”的品牌影响力与老党员的经验威望紧紧凝聚,编织成一张覆盖广泛、服务精准的温情网络。
“新”益站:服务新群体,解决新需求
近日,长途奔波的货车司机滕兆磊在大场镇找到了“家”的感觉:“这个益站太贴心了!能休息、有热水、能充电,跑车路上难得有这么个落脚地。”
据了解,“场享益站”敏锐捕捉到像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切实需求,专门设立休息区,免费提供热水、充电等基础服务,打造奔波路上的“暖心补给站”。这份来自新阶层代表人士的细致举措,体现了大场镇党委政府对新兴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,也吸引了更多流动中的“新”面孔在此驻足、交流。
“新”服务:小站大关怀,社群活力足
炎炎烈日下,环卫工张岩梅从“爱心冰箱”取出一瓶冰水,清凉瞬间驱散了暑气;工具墙上,齐全的维修工具和应急药箱静静等待着需要它们的街坊邻居,解了多少燃眉之急。最有人气的要数“心愿互助角”——一张张写着“微心愿”的小卡片,变成了热闹的邻里节、有趣的非遗手作体验课,让居民生活活色生香。暑假里,益站又变身孩子们的乐园,在会员代表、返乡大学生、年轻老师的陪伴下,20多个孩子在这里学习、游戏,充实又安全。家长杜香伟的感激溢于言表:“真是解决了我们双职工的大难题!孩子在这儿学得开心,我们也放心。”
“你看,‘场享益站’就像咱小镇的一个‘活力磁场’。”大场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、“场享益站”负责人刘伟望着益站里忙碌而和谐的场景感慨道,“它把老党员的经验、老模范的精神,和返乡青年、‘新农人’、自由职业人员这些‘新力量’的创新思维、专业技能都吸引过来,融合在一起。大家在这里找到了服务社会的舞台,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。”这里,正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施展才华、扎根乡土、实现价值的重要平台。
大场镇副镇长杨祯祯介绍,未来,大场镇将持续擦亮这一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品牌,深化平台建设,设计更多契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长和兴趣的“小而美”项目,让新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、创新理念、广泛资源在服务民生、助推发展中大放异彩。大场镇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,为构建更有温度、更具创新活力的“品质西海岸”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新”动能!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